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 首页
  • 娱乐
  • 热点
  • 时尚
  • 探索
  • 焦点
  • 知识
  • 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坐等沪港通无视基金做空 伊利4高管12亿增持 按照半年报披露计划

    坐等沪港通无视基金做空 伊利4高管12亿增持 按照半年报披露计划

    发布时间:2025-05-09 13:16:06 来源:悦享云舍 作者:焦点

      沪港通对A股的坐等增持影响已经触手可及。

      就在机构纷纷减持以及市场担忧公司高管所持股份解禁后是沪港否会巨额套现走人的同时,以伊利股份(行情,通无 问诊)(600887.SH)董事长潘刚为首的4名高管却在窗口期刚过便选择了高位踩点增持,从而将了之前看空的视基机构一军。有机构人士认为,空伊即将开通的利高沪港通业务将为伊利股份带来估值修复的空间。

      按照半年报披露计划,管亿伊利股份拟于8月30日发布2014年中报。坐等增持窗口期刚过,沪港伊利股份一众高管便开始了大举增持。通无

      据上交所发布的视基高管持股变动信息表明,包括公司董事长潘刚以及3位执行董事在内的空伊伊利股份主要管理层于7月29、30日在二级市场上共增持公司4881.6万股,利高占公司总股本的管亿1.59%。两个交易日下来,坐等增持4名高管增持价格在24.25-25.37元之间,平均持股成本为24.81元,累计增持金额高达12.1亿元。

      其中,公司董事长潘刚增持了2359.9万股、3位执行董事胡利平、刘春海、赵成霞分别增持了818.88万股、851.67万股、851.16万股。仅按潘刚此次增持均价24.84元计算,其在二级市场高位增持2359.9万股背后,已耗资高达5.86亿元。

      7月31日,伊利股份证券部工作人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就是公司高管在二级市场增持股份,纯粹是个人行为,公司无需专此进行公告。

      对此,瑞银证券分析师赵琳认为,此次高管增持之后,一方面,6个月内(即2015年1月底之前)四大高管不能进行反向交易,从而打消了市场对于管理层股权激励部分减持的疑虑。另一方面,预计管理层同样也认为未来公司业绩增速将持续提升,目前估值相对处于较低点。

      有意思的是,基金业最新披露的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伊利股份被基金狂抛1.18亿股,机构持仓市值降至160.66亿元,让出了占据3个季度之久的机构第一大重仓股宝座。

      有市场人士指出,基金集体减持伊利股份与光大证券(行情, 问诊)(601788.SH)与看空公司有关。早在6月3日,光大证券发布伊利股份专题报告,认为伊利股份经营环境发生变化,未来6个月股价将跌29%,这直接导致机构纷纷撤离伊利股份。

       4高管增持逼近第一大股东

      事实上,公司4名高管在二级市场的巨额买盘也引来了伊利股份的一波快速填权行情。截至7月31日收盘,伊利股份终盘报收26.54元,短短3个交易日内,其股价累计涨幅已近一成。同时,在公司10送5除权之后,较7月16日除权首日收盘价21.90元相比,区间涨幅也已逾两成,达21.19%。

      统计数据表明,从两个交易日的增持金额来看,4名高管在7月29日、30日分别买入4.5亿元和7.5亿元左右,各占伊利股份全天成交金额的比例高达40%左右和50%以上。

      对此,中银国际研究员苏铖直言,单从二级市场买入价来看,上述公司4名核心高管增持公司股份的平均价位约为历史高点(2013年10月)的73%左右,无疑是属于高位增持。而且,从增持力度上看,本次增持直接耗资超过12亿元之巨,一举超过了前期股权激励行权时7.05亿元的资金规模。

      “我们认为,此次高管增持进一步强化了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权。本次增持前,四高管持股比例合计约6.3%;本次增持后,四高管合计持股比例升至近7.9%,已逼近第一大股东呼和浩特投资公司9.3%的持股比例。”苏铖称。“此外,如果算上全部激励人员持股的话,此次增持前,全部激励人员持股合计为9.4%;增持后,全部激励人员持股合计已达11.0%,已成功反超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

      此前,伊利股份宣布公司高管激励股份解除限售的消息还一度引来市场对于公司高管或将套现用于偿还贷款的担忧。

      7月1日,伊利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共1.72亿股限售股份将于2014年7月4日上市流通,占公司总股本的8.42%。

      公告显示,本次解禁的股票类型为因股权激励定向发行的股票,涉及包括潘刚、胡利平、赵成霞、刘春海等四名公司高管在内的数位股东。对此,齐鲁证券分析师黄文婧表示,前期市场普遍担心公司高管在解禁之后会进行减持,因此对公司的业绩增长情况抱有怀疑态度。而这次高增持可以打消市场这一顾虑,从而使得市场更加理性地看待公司真实的成长情况。

      机构减仓被反将一军

      应该说,伊利股份核心管理层巨额增持并助推公司股价飙升,让刚刚减持公司股份的一众机构始料未及。二级市场上,公司股价自去年年底以来不断面对市场质疑,PE从30多倍一路下挫,最低时仅18倍左右。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光大证券分析师邢庭志在今年6月初发布的一份深度看空报告。邢庭志给出了看空伊利的三大理由,对应公司股票6个月目标价22.7元,对应2015年11XPE,给予“卖出”评级。

      邢庭志在报告中称,伊利股份以常温奶的经营战略将遭遇重大挑战,毛利占比71%的液奶将遭遇低温奶、常温酸奶和进口奶的持续高成长带来的替代风险,预计公司在未来5年将面临常温奶增速持续放缓的风险,预计公司将加快战略调整,加大在低温品项上的资本和费用支出,预期从2016年开始盈利下滑。其中,现有的常温液奶盈利模式2014年开始经历盈利拐点,毛利率难再提升。同时伊利以儿童奶、舒化奶以及常温乳饮料为核心增长方向将遭遇低温替代升级、进口奶替代竞争、常温酸奶+低温乳酸菌饮料高成长带来的长期替代风险,重构低温竞争力3-5年内存在不确定性和盈利损伤。

      与此同时,刚刚落幕的基金中报也表明,今年上半年机构再度大量减持伊利股份,显示对其预期已经比较悲观。其中,基金持仓从年初的50.1%降至二季度末的26.5%,达到2009年以来的最低配置水平。

      此前,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基金就在不断减持,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基金分别减持了伊利股份8077万股和4740万股。而进入三季度以来,之前已经撤离的基金并没有回补筹码。统计显示,伊利股份在最近19个交易日里,有10天出现了主力资金净流出,合计减筹2.15亿元。尤其在7月2日、7月10日,机构净卖出伊利股份均超1亿元,净占比超过了两成。

      而此次高管增持的同时,分析师对伊利的态度开始转向乐观。如招商证券(行情, 问诊)分析师董广阳称:“沪港通效应也将成为公司股价催化剂。在与港台等海外投资者交流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市场对于伊利股份的极大兴趣。截至目前,伊利估值尚不足20倍,远低于蒙牛的28倍,受益于沪港通,公司估值修复空间大。”

    标签:二级市场|级市场|管理层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
    • 上一篇:神偷鲍勃4全关卡图文通关攻略详解 手把手教你轻松解锁所有章节秘籍
    • 下一篇:宿州:“链”上党建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 海岛战争限时礼包免费领取途径及详细操作步骤指南
      • 粤鲁有约!广东展团即将亮相2024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
      • 莫让虚假宣传迷了眼 郑州对市售螃蟹和蟹卡开展专项检查
      • “桂韵农香”飘京城——“桂字号”农业品牌推介活动在京成功举办
      • 穿越时空寻宝贺新春佳节 趣味活动畅玩攻略助你赢取吉祥好礼喜迎祥瑞年
      • 国家濒危植物猪血木在阳春市扩繁成功
      • 辽宁营口:严厉打击民生领域违法案件
      • 广东首个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追溯平台正式启用
      • 外交部:中方和欧洲议会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
      • “热辣”较量!广州市第二十届农业新优品种(辣椒)擂台赛开打

        随便看看

      • 三大指数均跌超1% 自动化设备板块领跌
      • 县域品牌擂台赛获奖产品双节营销活动即将开锣!
      • 辽宁营口:严厉打击民生领域违法案件
      • 安徽宣城开展“标准化+”行动助推高质量发展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窦万贵受贿案一审开庭
      • 好消息!“粤菜师傅”免费技能培训班招生啦
      • “铁拳”行动|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辽宁查处民生领域相关案件238件
      • 一株猪源植物乳杆菌在青贮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 宿州:“链”上党建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 陕西西安港务浐灞分局冲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复审迎检工作
      •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坐等沪港通无视基金做空 伊利4高管12亿增持 按照半年报披露计划,悦享云舍   辽ICP备97645398号sitemap